湖南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萬朝暉 熊容容
“楓橋經驗”歷久彌新;雷鋒精神長盛不衰。撫順市是雷鋒的第二故鄉,也是雷鋒精神的發祥地。初秋時節,記者來到東華園社區,實地探訪撫順市如何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百姓急難愁盼問題。
擦亮特色品牌
讓人民調解有溫度
“金貴,銀貴,唯有和諧是最貴,鄰里之間的和諧要靠自身來維護……”在東華園社區“麗梅工作室”,社區工作人員唐麗梅表示,她在調解鄰里糾紛時常用這句話來打開矛盾糾紛雙方當事人的心結。
東華園社區是撫順市采煤沉陷避險搬遷安置小區,多元化的居民主體結構造成糾紛成因復雜、調解難度大、居民情緒容易激化等問題。唐麗梅自學心理學課程,在區委政法委和前甸鎮黨委的支持下,牽頭在社區成立“麗梅工作室”,調解矛盾糾紛120余起。
“麗梅工作室”當前已經成為東華園社區民生服務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也是撫順市委政法委強化社會基層治理工作的一個縮影。
拉緊意識線
助推矛盾糾紛防范在先
撫順市委政法委圍繞社會矛盾糾紛、風險隱患排查處置和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以分區協同做實矛盾糾紛排查起底,以建章立制規范矛盾糾紛多元調處化解,全力推動矛盾解決在萌芽、化解在基層。
群眾法治意識的增強和執法司法公信力的提升,是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的有效途徑。依托《撫順市加強政法領域執法司法制約機制監督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機制,全市“減存控增”666件案件化解率100%,執法司法公信力顯著提升。政法各單位聯合開展以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為內容的專題法治宣傳教育和培訓活動,將普法宣傳和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宣傳貫穿工作始終,讓群眾有地方“討說法”、有選擇“解紛爭”,顯著提升執法司法公信力。
吹響動員號
助推矛盾糾紛發現在早
自2022年開展的“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專項行動,對矛盾糾紛實行分層分類管理:以“進百業門,曉百業事”落實職能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負責任務;以“串千家門,曉千家事”調動專群結合資源力量;以“暖身邊人,管身邊事”解碼黨員干部主動沉下去的“浦江經驗”。專項行動期間,共計收到縣區和行業主管部門報送的相關資料100余份,累計排查各類矛盾糾紛4415件,化解4388件,各級各部門矛盾糾紛多元預防化解合力實質性增強。
彈好協奏曲
助推矛盾糾紛處置在小
撫順市委政法委先后制發《撫順市關于做好矛盾糾紛大排查和多元預防化解工作的指導意見》《撫順市矛盾糾紛等級分類標準(試行)》等文件,建立撫順市矛盾糾紛調處“844”工作機制,促進多元解紛深度融合、法治服務精準到位,各方共同構建起“大走訪、大排查、大推送、大化解、大跟蹤、大回訪”的有機閉環管理體系,建立健全“一警情三推送”“一訴訟兩推送”工作制度,多元化解止紛在前。工作開展以來,鄉鎮(街道)以下矛盾糾紛調處成功率逐年提升,形成了矛盾糾紛止于萌芽、化于基層的良好局面。
責編:李迅
一審:李迅
二審:熊容容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